近年来,中国手游市场以惊人的速度扩张,Sensor Tower数据显示,2024年中国手游厂商在全球TOP100发行商收入中占比高达37.3%,《王者荣耀》《原神》等头部产品持续领跑国际榜单。这一繁荣背后,是行业对人才的迫切需求——从游戏策划、程序开发到美术设计,每个环节都需要专业化团队支撑。而“手游招聘—手游招聘在什么平台”成为企业与求职者共同关注的核心议题。
以腾讯、网易、米哈游为代表的头部企业,每年通过校招和社招吸纳数千名新人。例如,2025年小黑盒启动的春季校招覆盖了后端开发、海外商务、UI设计等10余个岗位,而腾讯《暗区突围》等项目的关卡策划职位月薪可达20-35k。面对分散的招聘信息和激烈的竞争,如何高效匹配岗位与人才?招聘平台的价值由此凸显。
1. 综合类平台:覆盖广但需精准筛选
BOSS直聘凭借“即时沟通”模式成为求职者首选,其优势在于直接对话HR,尤其适合中小型游戏公司快速招聘。但平台上信息混杂,需警惕虚假岗位。智联招聘与前程无忧则以传统白领岗位见长,适合校招生投递基础职位,但简历回复率较低。猎聘主打中高端人才,如资深数值策划岗位年薪可达60万,但对经验要求较高,应届生需谨慎选择。
2. 垂直类平台:精准匹配游戏行业需求
乐优聘通过抖音、快手等短视频平台挂岗,结合地理位置算法推荐5公里内求职者,提升入职率。脉脉则依托人脉网络,允许求职者直接联系项目组负责人,例如莉莉丝、叠纸等公司的内推码常通过此渠道发放。牛客网聚集大量游戏公司笔试真题和面经,成为新人入行的“攻略库”。
1. 游戏经历的深度呈现
简历中仅列出《原神》《崩坏3》等游戏名称远远不够。需量化投入程度,如“累计时长2000+小时”“撰写《明日方舟》经济系统分析报告”。针对目标公司的主打品类调整重点:应聘米哈游可突出二次元游戏理解,而投递腾讯SLG项目则需展示策略游戏拆解能力。
2. 专业技能与作品集构建
程序岗需提供Unity/Unreal引擎开发案例,如独立完成的小游戏Demo;美术岗作品集应包含角色原画、场景设计等模块,并注明风格参考(如《阴阳师》和风或《战双帕弥什》科幻)。策划岗建议附上游戏拆解文档,例如分析《崩坏:星穹铁道》的回合制战斗数值平衡。
1. 多平台协同投递
建议采用“3+2”策略:3个主攻平台(如BOSS直聘、脉脉、企业官网)+2个辅助渠道(如牛客网讨论区、行业展会)。据统计,2025年腾讯75%的社招岗位通过内推完成,因此主动联系在职员工获取内推码至关重要。
2. 面试中的“心流设计”
面试官常通过具体场景考察能力。例如要求“设计一个留存率提升方案”,可借鉴《原神》的每日委托+版本活动双循环机制,提出“七日签到奖励叠加版本限定道具”的策略。对于加班等敏感问题,可回应:“适应游戏行业冲刺节奏,曾参与48小时Game Jam并完成核心玩法验证”。
AI技术正在改变招聘流程。用友大易的智能系统可解析10万份简历,自动筛选出“独立开发过下载量10万+小游戏”的候选人,而AI面试官能通过微表情分析评估抗压能力。未来,元宇宙面试、游戏化测评(如用Unity搭建虚拟场景考核协同能力)或成为新趋势。
对求职者而言,除了掌握Cocos、UE5等技术栈,还需关注新兴领域。例如小黑盒2025年新增的“海外商务日语”岗位,要求熟悉日本二次元市场本地化策略;而《黑神话:悟空》的成功,则催生了传统文化IP改编策划等复合型职位。
手游行业的黄金时代,既是创意的竞技场,也是人才的试金石。从“手游招聘—手游招聘在什么平台”的选择,到简历打磨、面试突围,每个环节都需要战略级规划。无论是依托BOSS直聘快速触达HR,还是通过脉脉打入核心人脉圈,亦或是用作品集征服技术总监,成功的关键在于:将游戏设计的“用户思维”转化为求职的“雇主思维”。正如《游戏运营合集》所强调的:“读懂规则的人,才能制定规则。”或许下一款现象级手游的缔造者,正潜伏在这些招聘链接与简历投递键之中。